〔本報訊〕知名國際連鎖咖啡業者星巴克(Starbucks),遭媒體揭露逃漏稅長達3年,在民眾輿論與英國議會施壓下,星巴克終於願意支付500萬英鎊(約新台幣2億元)企業稅,是繼被踢爆不繳稅後,首次願意面對繳稅。
英國媒體日前指出,星巴克在英國營業額超過30億英鎊(約新台幣1397億元),但14年來只繳納企業所得稅860萬英鎊(約新台幣4億元)。在過去3年,星巴克營業額高達12億英鎊(約新台幣559億元),但沒有向英國繳納企業所得稅。《每日郵報》更稱,星巴克採用了複雜的會計方法逃漏稅。
當時,星巴克聲稱自己在過去3年沒有盈利,因此不需要向英國繳納企業所得稅,但星巴克卻向投資者宣稱每年都保持高額收益。逃稅行為被英國政府指為逃稅企業,引發星巴克不滿,並揚言中止星巴克在英國1億英鎊(約新台幣46億元)的投資計畫。
但星巴克強硬態度引發民眾輿論撻伐,紛紛發起拒喝星巴克運動,英國議會也持續向企業施壓,在雙重壓力下,星巴克終於願意點頭支付500萬英鎊企業稅,並計畫2014年再支付1000萬英鎊(約新台幣4億6573元)企業稅。